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,正深刻重塑著教育形態,教育正向自適應、個性化、準確化和智能化的方向演進。“智能時代,教育何為”既是時代命題,亦是改革契機。本指南立足海南省教育現代化發展需求,緊扣自貿港建設對創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,圍繞準確教學、教師研修、個性化學習、協同育人四大核心場域,構建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生態體系,形成貫穿教育教學全流程的智能化實施路徑。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合理應用,推動教育形態向自適應、個性化、準確化和智能化方向演進,多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。
	本指南內容分為三部分: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基礎、應用示例(基礎篇)、應用示例(進階篇)。應用基礎幫助教師快速了解熟悉智能教育應用所需基礎知識技能。基礎篇聚焦于日常“教”與“學”兩大核心場域,以課前—課中—課后的教學環節提煉了5個基礎的典型應用場景,旨在幫助教師快速掌握實用技能,適用于人工智能應用初J教師。進階篇圍繞準確教學、教師研修、個性化學習、協同育人四大場域,剖析了12個典型應用場景,側重多技術融合、教育教學進階場景智能化實施,面向具備基礎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骨干教師。分設基礎篇與進階篇,旨在遵循教師能力發展規律,提供階梯式指導路徑,確保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科學、有序、深度融入。
	本指南旨在為全省中小學校及教育工作者提供方向指引和實踐參考,鼓勵支持全省中小學校,結合本校實際,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路徑,共同譜寫海南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
	
	
 附件:海南省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指南 (2025年版)瓊教信〔2025〕10號 
 
	
	
 			    
			   						 
			       
   
    
   培育500名以上涵蓋多學科的人工智能教育優秀骨干教師;評選300個省級人工智能教育優秀課例;打造覆蓋全省各市縣的100余所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典型應用場景培育校,每校至少提煉形成1個創新應用案例    
 
	 
   
    
   支持AI大模型應用,加快AI大模型在廣告業全鏈路融合應用;支持AI生態集聚,加快大模型企業和數字廣告企業集聚生態;打造標桿應用場景,支持廣告業人工智能軟件產品首版次應用示范    
 
	 
   
    
   打造3個以上的量產人形機器人產品、5個以上的量產仿生機器人產品,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產品;實現各類具身智能機器人整機企業工業總產值超200億元,產業鏈工業總產值超300億元    
 
	 
   
    
   具身智能機器人十條專項支持政策,以十條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業發展,旨在形成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的機器人應用創新案例,精準賦能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    
 
	 
   
    
   滬經信智〔2025〕489號,發放6億元算力券,加強算力調度平臺建設;發放3億元模型券,最高500萬元補貼;發放1億元語料券,最高500萬元采購補貼,2年內支持不少于100個團隊    
 
	 
   
    
   《互聯家庭環境下使用的 主動輔助生活機器人性能 準則》(IEC63310),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,為產品設計、測試提供基準, 引領全球養老機器人產業發展    
 
	 
   
    
   打造300所人工智能應用領航校,建設30個校企協同、特色鮮明、資源豐富的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;對接我省新舊動能轉換“十強”優勢產業集群,每年遴選10個代表性專業,每個專業建設10門核心課程    
 
	 
   
    
   機器人制造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,培育產值超20億元的機器人制造領軍企業3家以上,主動開放應用場景,建設機器人訓練場,打造成為全國機器人研發制造增長極和應用新高地    
 
	 
   
    
   打造行業頭部大模型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支持;構建高性能通用智能體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支持;培育以自主協議為基礎的制造業智能生態;實施企業技術中心AI賦能行動    
 
	 
   
    
   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基本建立,培育5-8家人形機器人領域重點企業;聚焦“3+2+4”產業發展路徑,布局整機產品制造,帶動關聯配套產業集聚,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   
 
	 
   
    
   引育10家鏈主企業、100家專精特新企業和2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;開展侵入式腦機接口手術3000例/年,服務疾病患者超10萬人次/年,康復設備應用超2萬人次/年    
 
	 
   
    
   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相關企業達1000家以上,形成120家以上“單項冠軍”,專精特新企業優質企業梯 隊,集群相關產業營收突破1000億元;建成不少于 3 個智能機 器人主題產業集聚區;產業生態持續優化,遴選發布不少于 50 個智能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